你就是你,是上帝寶貝的你 |
本週的課程,老師帶了班上同學玩了很多破冰遊戲(然後挑戰我們發揮創意,設計成體驗教育)。也帶了一個教案,讓每個人選一顆專屬自己的咖啡豆,然後大家的混在一起,接著從中找出自己的那顆咖啡豆。回到自己的小組,分享為什麼那棵咖啡豆能代表你,以及,你自己有何特質是「只要拿掉此特質就不是你了」?
為什麼那棵咖啡豆能代表你,
以及,
你自己有何特質是「只要拿掉此特質就不是你了」?
我們找不出兩顆完全一模一樣的咖啡豆,每顆咖啡豆都是獨特的;但奇妙的是,當這顆(在你眼中)如此獨特的咖啡豆混在一堆咖啡豆裡,每一顆看起來又這麼相像。
那我們人呢?
這就是老師為我們展示的教案。知道自己是上帝心裡的珍寶,對於我們的意義是什麼呢?
其實我們在學的,就是用一種動態的方式講道。點你一下、點你一下,最後你自己學到今晚這節經文的神學意涵......哇!太棒了!可是對普遍都有在教會實習的神學生來講,目前帶領的對象是青少年,大概算是蠻好動的,所以輔導員在帶領活動上嘗了甜頭以後,很容易在聚會中,把更多的比重給活動。最後,神的話越來越從團契中消失。
我看班上同學,嚴謹解經想必是難不倒的,從每次各人的分享裡面,也聽得出大家有很好的神學底子。不過我們來學的,是將主角從講員的身上,移到學生身上;我們要幫助他們自己與神建立關係,而不是鍛鍊自己的口才。
從5%上升到75%的奇蹟 |
從上圖的「學習金字塔」來看,如果我們總是停留在「講課」,聽講的人最多能吸收講員所講的5%,超級沒有效率的!但是聽講的人化身為「實習員」,他能吸收到75%;若是他也必須教學、應用,則是90%。真的可以那麼有果效嗎?
我是沒看過這「學習金字塔」的相關論文......也沒讀過這類的書籍(其實書本一直躺在床上不是很想翻啊...),不過有個例子是,去年我所屬教會辦了培靈會,邀請到火把行道會的楊永民牧師來講道。平常都是從網路上和Good TV聽他的講道和看影片,深知他於講道上極有恩賜,所以培靈會當天,我可是準備好要做一場神學洗禮啊!
楊牧師的講道共兩小時,可說是絕無冷場,不過,如果一般講話的速度講一個小時大概8000字、兩小時有16000字的情況下,當天楊牧師萬把字的講章我只記得一件事。楊牧師給聽眾一個挑戰:
「如果你想要過一個精彩的人生,你就在自己的房間門前貼一個牌子:『這裡住了一個有使命感的人』;只要你這樣宣告,神就會開始動工了。」
我的門牌 |
那「學習金字塔」似乎有點道理。馬太福音裡,記著主耶穌講過這麼一段話:「所以,凡聽見我這話就去行的,好比一個聰明人,把房子蓋在磐石上;雨淋,水沖,風吹,撞著那房子,房子總不倒塌,因為根基立在磐石上。」把聽的道行出來,才能內化成我們靈命的養分,才是我們信仰的根基。看來,老師如何帶動學生樂於執行,是很重要的了。
除了每週一次的青年團契,即將到來的暑期營會是另一個很大的挑戰。願主帶領我們這群小羊,打一場福音的勝仗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